中国科学院大学航空宇航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科普活动顺利开展
- 肖可心
- 日期:2025-05-30
- 17
科普走进生活——滨水长廊变身科学课堂
2025年5月10日,中国科学院大学航空宇航学院科普队前往怀柔滨河万米健身公园,为市民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航空航天科普活动。本次活动以“探索空天奥秘,启迪科学梦想”为主题,通过无人机飞行表演、互动体验展台和科普讲座等形式,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搭建了零距离接触航空航天的桥梁。
活动现场,科普队成员操控多架无人机腾空而起,精准控制下的飞行编队不断变换不同的造型,引得观众阵阵惊叹。无人机在阳光下划出流畅轨迹,直观展现了航空技术的魅力。队员们还结合实时画面讲解无人机原理,从空气动力学到导航系统,用通俗语言揭开科技神秘面纱。
除了视觉盛宴,活动还设“飞行器模拟驾驶”“迷你科普课堂”等互动展区。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操作模拟飞行器,体验飞行视角。此外,团队围绕“无人机如何改变生活”“航空航天探索的意义”等话题展开分享,以快递配送、灾害救援等实际案例,阐释航空航天技术如何服务民生。
此次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航空宇航学院科普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动科普资源下沉,让高精尖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助力全民科学素养提升。
科普赋能招生新篇——航空宇航学院走进天津芦台一中
5月15日,航空宇航学院科普团队走进天津芦台一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本院设立了三大特色展区,为芦台一中的同学们带来沉浸式科普体验。在航空发动机讲解区,专业的讲解让同学们深入了解航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与科技魅力;航空模型展示区中,精致的模型引得同学们驻足观赏,连连赞叹;飞行模拟体验区更是人气爆棚,同学们在操作模拟设备中感受飞行的乐趣与挑战。最令人瞩目的当属无人机飞行表演区,精彩绝伦的无人机编队飞行表演,在天空中勾勒出一幅幅绚丽的图案,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
活动中,我院同学们结合详实的宣传单进行耐心讲解,,全方位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办学特色、学科优势与人才培养模式。在深入体验航空知识与飞行模拟的过程中,芦台一中初、高中的同学们对国科大有了更为具象的认识。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达了对国科大的向往之情,期待未来能够考入中国科学院大学,或有机会前往国科大交流学习。
此次科普活动,航空宇航学院凭借出色的组织与精彩的展示,为招生宣传工作注入了新活力。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深化科普与招生融合发展,在科普教育领域持续发力,为吸引更多优秀学子、传播科学知识贡献更大力量。
科普共享未来——开启公众科学探索之旅
5月17日,航空宇航学院科普队组织多名师生前往怀柔科学城,开展了一场科普活动,吸引了众多孩子和家长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充满欢声笑语。
活动开场,科普团队以一场科技感十足的无人机编队表演拉开序幕。在专业操作人员的精准操控下,多架无人机腾空而起,以动态阵列变换出几何方阵、流线轨迹等高难度造型,生动诠释了智能科技与艺术美学的融合。现场观众纷纷驻足观摩,青少年学生更被前沿技术带来的视觉震撼所吸引,全场掌声与惊叹声此起彼伏。
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环节,无人机实操体验充分践行"沉浸式科普"理念。在航空宇航学院科普队指导下,参与学生佩戴VR设备,以第一视角操控无人机完成起飞、巡航等动作,直观感受低空遥感技术的现实应用。家长与学生协同完成模拟飞行任务,在互动实践中深化对航空科技原理的认知,现场洋溢着浓厚的协作与创新探索氛围。此次活动通过“展示+体验”的双轨模式,有效激发了青少年对航空航天领域的探索兴趣,为科普教育创新实践注入新动能。
此次科普活动旨在激发孩子们对航空航天科技的兴趣,让他们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未来,航空宇航学院科普队还将组织更多类似活动,走进更多社区和学校,为普及航空航天知识贡献力量。
科普成就未来——打造沉浸式科学体验盛宴
5月17日,航空宇航学院科普团队携自主研发的两套全真飞行模拟设备重磅亮相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为公众打造了一场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航空航天科普盛宴。
活动现场,航空宇航学院展区人气爆棚,两套核心设备引发广泛关注。客机全真飞行模拟仿真系统以1:1比例还原现代商用飞机驾驶环境,配备高精度操纵杆、仪表盘及三维视景系统,观众可亲身体验从起飞、巡航到降落的全流程操作,感受民航飞行员的职业视角。另一套全真飞行摇杆系统则聚焦战斗机模拟,通过动态座椅与力反馈技术,真实还原空中缠斗、特技飞行等高难度动作,参与者直呼“过瘾”。
“这套设备不仅还原了驾驶舱的物理布局,更通过仿真算法模拟了气流扰动、机械故障等突发场景,旨在提升公众对航空科技的认知与兴趣。”团队负责人在现场介绍。活动现场排队人群络绎不绝,不少青少年在专业指导下完成“首飞”,并表示希望投身航空航天事业,为守护祖国蓝天贡献力量。
本届公众科学日通过互动式科普,拉近了尖端科技与公众的距离。航空宇航学院科普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科研成果惠及民生”理念,为培养未来空天领域创新人才播撒火种,助力全民科学素养持续提升。